亚洲资本网 > 栏目首页 > 贸易 > 正文
农业生产如何更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2023-08-21 14:49:42来源: 光明网

作者:包晓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变暖、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我国农业投入产出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产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此,应正确认识农业生产的基本属性,突破农业低效生产方式和资源环境的制约瓶颈,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建立平衡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推进气候适应型农业建设,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协同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生产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资料图)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领域之一,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候变化借助降水和温度变化,使气、土、水、光等生产系统中各要素发生变化,作物生育期会缩短,将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从而对农业生产潜力产生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候要素引起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异常,农作物害虫成活率提高,虫害发生期和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增加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风险。

气候变暖造成长时间持续的土壤干旱,降低土壤肥力,引起地表植被退化,加剧土壤盐渍化和土壤荒漠化,使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业生产的布局结构,降低农业生产稳定性。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于农作物质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灾害损失增加。1990年—2021年,我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900万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

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影响的现实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业气候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较弱,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落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缺乏;农村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不完善,公众普遍缺乏应对农业气候风险的常识和技能;农作物抗逆性弱等。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对策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需要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挑战,特别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产品供给冲击。应针对气候变化趋势,改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适应性的耕种方式,强化农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

一是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健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气候适应型农业的支持政策。通过秸秆还田、休耕轮作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推进气候适应型农业建设。建立气候适应型农业试点示范区,加强区域农业碳减排合作,推行碳市场交易机制,将减排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标准化养殖,采用农业规范化生产、化肥农药科学施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明确部门、企业和农户的责任和权利,完善风险共担自控制度,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有效规避农业气候变化风险。

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灌溉体系,特别是改善灌溉和排水设施,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推行节水灌溉、地膜和秸秆覆盖,有效提升地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加快推广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大棚、光催化杀菌养殖专用大棚、农田滴灌施肥设备、播种育苗设施等先进技术,改变局部农田小气候特征。在干旱缺水山区兴建一批蓄水塘库,普及集雨设施与补灌措施,开展坡改梯、沟坝地等农田基本建设。

三是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进农业生产措施,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种植最适宜作物,降低极端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农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改进传统农作物耕作方式,调整耕作制度。引入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选育耐干旱、耐高温、抗病虫害、抗严寒等抗逆性强的优质农作物品种。同时,改善田间管理措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推行农作物间作,改良农作物品种。北方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热量条件,适当增加多熟制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南方地区选择耐高温、耐病虫害的作物新品种,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

四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全面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户学习新技术和采用新品种的培训指导。加快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小麦机械条播、油菜轻简化免耕栽培等技术,提升抢农时抢农事、抢种抢收的效率。进一步规范农业技术标准,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方面考虑区域差异性,形成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地区异质性技术模式。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行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对农户已采取的良好适应行为进行补贴,鼓励农户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五是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控体系,防控干旱、洪涝、低温灾害、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等。构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完善极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报服务,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各地区气候变化状况特别是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建立农业、水利、气象、科技等部门的农业灾害应急联动联防机制,开发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专业职能作用和联合效应。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来源:中国环境报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qq飞车情侣分手后宝宝怎样(qq飞车情侣分手)
  • 网约车一家独大的时代,翻篇了
  • 更换节气门算大修吗,换一个节气门大概多少钱
  • 消息称Arm 2022财年营收下降1%至26.8亿美元
  • 一图了解“高温杀手”热射病为何会致命
  • 青岛崂山风景区有人“坠山”?崂山区文旅委回应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